close

其實我覺得題目出得不錯...,只是我們的學生不太會處理這種有引文的引導性作文。

引文是這樣的。

美國心理勵志大師卡耐基先生多次講到這個故事:卡耐基的事業剛起步時,在密蘇里
州舉辦了一個成年教育班,並且在各大城市開設了分部。他花了很多錢在廣告宣傳上
,同時房租、日常辦公室等開銷也很大,儘管收入不少,但過了一段時間後,他發現
自己一分錢都沒賺到。由於財務管理上的欠缺,他的收入竟然剛好夠支出,一連數月
的辛苦勞動竟然沒有什麼回報。卡耐基很是苦惱,不斷地抱怨自己疏忽大意。這種狀
態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整日裡悶悶不樂,無法將剛開始的事業繼續下去。最後卡耐
基去找中學時的老師喬治˙詹森。「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聰明人一點就透,老
師的這一句話如同醍醐灌頂。卡耐基……

題意的要求是「接寫結論」,400-500字。


----------問題來了分隔線----------


大家對「接寫結論」這件事情,很容易誤解成「接寫故事」,於是大家開始化身為偉
大的故事創作者,開始幫卡耐基先生設想營運方式,要開源節流、要把錢用在刀口上
諸如此類......。


姑且不論學生知不知道卡耐基是真實人物真實事件,是不容許這樣胡亂修改人家的人
生故事的(對不起這是我個人偏執)。


回到問題的根本,要接寫的是「結論」,不是「後續發展」或者「故事編寫」。所以
,只要針對引文已經有的資訊,加以下結論就好了。


---------問題又來了分隔線----------


引文結束在「卡耐基……」,我會認為作文的開頭就應該從「卡耐基……」開始。但
因為沒有經過和其他老師討論規定評分標準,所以我只有斟酌扣分。


還有,我發現學生弄不太清楚「敘事人稱」。這段引文是以第三人稱敘述卡耐基的事
跡,理論上來說,下結論時也應以第三人稱作為敘事角度。我不知道是大家太投入了
還是演得太入戲,有不少學生直接在接下來的文章「化身」為卡耐基,變成「我」開
始怎麼怎麼做了。


以上兩者,無論是當「編劇」還是自己當「演員」,都是比較大的問題。


----------常見問題----------


有些學生寫的確實能夠符合題意要求,以結論方式來寫,甚至舉自己的經驗來說明「
不要因為一時的失敗而沮喪停滯不前」這個道理。但多數的學生還是會陷入一個窘境
就是:「表述狂」(這是我自己亂加的名詞啦。)


之前才看過一個新聞,有老師為基測作文出模擬試題,印象中題目是:「影響我最深
的一本書。」這樣的題目重點應放在:「這本書對我產生的影響」而不是:「這本書
的內容」。


多數學生作文喜歡長篇大論講故事,自己經歷了什麼失敗、如何悲傷如何辛苦,又如
何爬出來諸如此類,但往往寫到最後草草作結。這樣很難給高分。


反之,通篇論述但其實只是像說教一樣反反覆覆講道理也不會出色。


---------可以作為著手的方向----------


「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是關鍵吧。有同學重點放在「改變世界的一句話」開始闡
述自己如何也在另一個情境裡面遇到那一句改變自己的話,中間的轉折如果作得好也
是可行之道。


但我想最重要的應該是那句話的幾種詮釋,下面試舉我所看到的:

1.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要趕快把灑翻的牛奶擦乾淨以免發酵......

2.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牛奶再裝(再買)就有了......

3.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沒有了牛奶多出一個空的杯子......

4.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要為曾經擁有過的牛奶歡喜......


有些學生可以根據上述的詮釋,開啟不同方向的結論。我想怎樣的詮釋都好,只要能
夠自圓其說,講出一番道理就不算太差。


大概就是這樣。


其他讓我覺得不舒服的還有標點符號的濫用、口語化的句子,還有鬼打牆的重複諸如
此類,不過那完全就不是這個題目的問題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ny0121 的頭像
    sony0121

    如果看見地獄,我就不怕魔鬼。

    sony01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