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常常會有那種感覺,不知道自己身處的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混亂時代。
沒有中心、沒有信仰,議題和關懷都像拋棄式的免洗餐具一樣來得快去得也快
,有時會覺得異常的寂寞,卻不知寂寞從何而來。

經常只能從文學作品裡面看到令人憧憬的上一個世代,殊不知,在那一個苦悶
的白色的時代,尋求出路和現實撞擊的知識份子其實也有那麼巨大的空白。只
是他們在那些嘗試之中,有些東西被保留下來了。

十九歲的時候我在須須的課堂上第一次讀到陳映真。讀山路和夜行貨車。我永
遠記得在那個還不懂時代氛圍的年紀裡,很單純被文字所感動的心情。那無關
乎政治立場或意識型態,我讀到的是故事,我所感動的是故事,如此而已。

在後來,我可能讀了更多的左翼思想,為了做報告去看見白色恐怖時代的背景
,而我必須說,更年輕的時候我們可能不明白那是什麼,卻能深切感受到一種
壓抑和不公義在這世界上無所不在的壯大。即便到了現代,一個所謂開闊、所
謂自由但其實讓人忍不住打上引號的「民主社會」裡,有些問題依然沒有被解
決,可我們慢慢學會接受,甚至妥協。

這一場座談會的主題是「從陳映真的文學創作思考當代知識份子的問題」。我
從與會的老師身上看見他們共同經歷、見證的那一個時代,並且再度想起,自
己曾經在陳映真作品裡面感知到的那些。

我想不管是知識份子的社會責任問題還是作為一個文學作品讀者的解讀和批評
,無論怎樣去讀陳映真,或者那一個世代裡的其他作家,我不覺得哪一個人擁
有單一單純的色彩。無論哪一個時代裡的那一個人,他終究會受到各方面的刺
激和撞擊而產生不同的內在變化與信仰的轉移,他一定會困惑一定會掙扎,只
要他在思考。

我還是得歸結到信仰的問題。我一直覺得每一個人都應該要有一種內在不可摧
毀的力量,假使信仰可以作為一個統攝,那就叫它信仰吧。(沒有關係那只是
名詞的表象而已。)那個你所相信的事情,並且沿著這樣的事情你所想要追求
的那一個世界。或者那一個世界轉動的方式。可以很大,大到與整個社會國家
產生連結,也可以很小,小到只有己身的追求。沒有辦法,這是理想主義者相
當天真的發夢方式。

黃春明老師說:過去那個苦悶的年代裡面什麼都沒有,理想主義才會出現。而
現在這個時代,我們擁有太多,卻也失去了作夢的能力。

也許真的是這樣沒有錯。但即便是這樣也沒有關係,我還是相信不管是哪一個
世代,站在這樣的時代背景,面對不同的社會問題,這裡面每一個小小的組成
的個體,他們終究要,而且必須要尋求到自己的出路。應該是這樣子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ny01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