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四日,對我而言是美好的一天。雖然前一天晚上我又失眠,在備課與睡覺之間
徘徊許久,還是一夜未眠就去報到。遇到認識的考生說我看起來很糟,是很糟。到
洗手間換襯衫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眼睛很腫,盤起來的頭髮掉下來很多鬚鬚,整個
看起來就是很可憐的樣子。哈。

十點的時候進面試考場。主考官第一個問題:「說說妳這一年在這裡代理的心得。」
我是這樣回答的。我想可以分成兩個部分說明。在老師方面,我深深的覺得國文科
的老師非常認真(這不是奉承,問問題的考官不是國文科)。我看見每一位老師不
管資歷深淺,都對她們的專業非常認真,尤其是坐在我旁邊的老師,她是退休老師
回來代課,但我總覺得她每天都在製作講義、學習單、考卷,我覺得這是很好的榜
樣。當資深的老師都很認真的時候,我這樣年輕又淺薄的老師,沒有不更加努力的
理由。在學生這方面,我的學生給我非常正面而且熱情的回饋(這時我心裏一暖,
然後有想哭的衝動,但我只有哽咽,然後忍著)。她們會追討著我學習,讓我更加
努力才有站在講台上的資格。我想每一位老師都需要學生,因為學生給予正面的回
饋,更能激發老師的熱情。所以整體而言,這一年來,我自己覺得自己學到很多。

第二位主考官的問題:「妳覺得我們學校學生的特質是什麼?」我覺得我們學校的
學生都很熱情,而且認真,同時善感而敏銳。她們給我很多的鼓勵,在上課時的反
應、神情,讓我覺得能夠站在講台上滔滔不絕的講話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她們對學
業、社團活動、班際比賽都認真投入,我覺得她們總是有很多的活力去進行每一個
緊湊而來的活動。至於善感而敏銳,我想是女孩的關係,我覺得我常常會把學生弄
哭。(然後我舉了兩個例子)

第三位主考官問我:「妳在教學中遇過什麼挫折?」我想是成績的問題吧。這是一
所升學學校,不能否認成績是很重要的一部份,也是老師壓力的來源。我任教的班
級在考試的成績有時不理想。她們的班導很關心學生的國文成績,經常來找我討論
。剛開始我也很害怕,覺得壓力很大,但逐漸我和這位老師建立起默契,除了學業
成績之外,我和那位老師一起挖掘那個班級的特質、我們都看到那些孩子的優點(
然後稍微提了一下文藝獎的事情)。

第一位主考官又問:「妳如何指導學生的讀書會?」(因為我的教學檔案裡有放讀
書會的照片和資料)我把我的作法說一次,並且稱讚學生的表現,讀書會這件事情
讓學生有了課堂上的主導權,她們來演、來表現,我看到學生和平時不同的風貌。

第二位主考官問:「妳有想過再讀研究所嗎?」(那時我覺得這不是一個問題,而
是一個建議。但我還是用考試的方式去回答她。)

第三位主考官(也就是最後一個問題):「妳有在妳的教學裡融入生命教育或者性
別教育的議題嗎?」(我舉了兩個例子,當場背出論語的篇章,然後說明我怎麼融
入議題。)

面試很快樂的結束了。然後我在準備教室繼續抱佛腳。我大概十一點半會進試教考
場,我把始得西山宴遊記和赤壁賦又看了一遍,因為這是我沒有上過的課文。然後
(這一刻非常重要)隨便抽了一本我上過的課本,剛好是醉翁亭記那一本,於是我
又把醉翁亭記看過一次(這件事情非常重要),剛好看完的時候,叫號的工作人員
來叫我了。

我走進準備教室,抽試教籤,抽籤的時候我還是有在心裏默唸阿彌陀佛。我抽到岳
陽樓記,指定段落第五段(就是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那一段)我整個要
飛起來了,因為這是我第五次上(前三次是三個班,第四次在H中學)。二十分鐘
準備時間,我自己演了一遍。就走進試教教室。

一開始先把前四段的架構說明一遍,然後把段意寫在黑板上(其實是因為一開始還
很緊張,寫板書裝沒事)。然後開始進入第五段。講到「或異二者之為」時把「雨
悲」、「晴喜」帶一下,並且說明如果這篇文章到第四段結束,就只是一篇寫景成
功的藝術形式上的美文,而第五段的完整增加了整篇文章的思想深度。講「不以物
喜、不以己悲」的時候說明互文見義修辭。最好笑的是我講到「進亦憂、退亦憂」
的時候,我就說,范仲淹真的很奇怪耶!幹嘛要大家不管在朝為官也要擔憂、退居
在野也要擔憂?難道他要每個人整天躲在角落畫圈圈嗎?這時,非常嚴肅的評審老
師噗喫一笑,哈。總之我是把課文很順利的上完了。然後帶回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
,說明范仲淹和滕子京的關係、范仲淹的寫作目的,以及北宋的時代背景和這篇文
章的時代意義。沒有等計時人員舉牌,我就說,我上到這邊結束。

最恐怖的就是剩下的專業口試。第一位考官的問題是,現在憂鬱症是一個很嚴重的
問題,妳要怎麼用這篇文章引導學生避免憂鬱症的困擾。我有好好回答,但我忘記
了。第二位考官問說,在這一冊裡面剛好有岳陽樓記跟醉翁亭記,妳可以比較一下
這兩篇文章的寫作背景、寫作手法和主旨嗎?(我在內心裏舉手歡呼轉圈圈,因為
我真的太幸運了,抽籤前一刻才剛好看到的,我在醉翁亭記那一課有比較這兩篇文
章,可能沒有人記得了,反正我的筆記有就是了)所以我非常順的回答出來。第三
位考官的問題,我差一點點答錯。她問我:這篇文章最後,范仲淹說:「微斯人,
吾誰與歸?」請問他的心境如何?

我一開始說:他應該是非常失望的,對整個世局、整個政治環境,好的人紛紛被貶
謫,或許他的政治理想是永遠不能實現的(講到這裡我自己發現我錯了,然後我開
始凹)。「但人不是總要在生命最低迷的時候仍然堅持自己的信念嗎?」我用這句
話凹回來-_-

最後一個問題我忘了,哈。反正時間到了,我就走出試教教室,在準備教室裡面尖
叫。結束了(舉手歡呼、轉圈圈、灑花瓣)。

然後,這是我的成績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ny01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